翻译组测序揭示经典lncRNA形成环状RNA后可翻译功能多肽
合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发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12.353
|
研究背景
随着2017年的第一篇报道环状RNA被发现可翻译, 环状RNA翻译为环状RNA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从逻辑上说,多肽属于微量就可以起到巨大效应的分子,所以对于较低丰度的环状RNA更有可能通过翻译多肽来起到生物学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弩教授在之前的研究中,分别报道了蛋白编码基因(FBXW7和SHPRH)在形成环状RNA后形成新的功能多肽,且具有肿瘤抑制功能。 |
文章概要
研究者通过翻译组测序与转录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锁定了并发现了长非编码RNA LINC-PINT的第2外显子通过单独自身环化形成了环状的RNA分子Circ-PINT。后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进一步发现:
(1)线性RNA环化后,可以改变亚细胞定位方式。环化后的RNA分子定位于细胞质,而全长LINC-PINT母基因定位在细胞核;
(2)证实Circ-PINT可翻译多肽。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和CRISPR/cas9基因敲除细胞株,证实环状RNA circ-PINT通过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序列IRES驱动翻译一个由87个氨基酸组成的全新多肽。
(3)医学功能分子研究三部曲:分子功能、分子机制、临床相关性研究,都证明了circPINT可以翻译多肽,这个多肽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1. 翻译组联合转录组测序技术,发现非编码来源的环状RNA潜在可以翻译多肽。
1)通过对正常脑细胞和脑胶质瘤细胞进行RNA-seq测序和RNC-seq测序,两个组学的差异环状RNA交集共涉及320种环状RNA。这意味着这320个环状RNA潜在是可以翻译的功能环状RNA。
2)在这320个环状RNA中,有10个环状RNA来源的母基因是已报道的非编码基因。这10个环状RNA中,有5个环状RNA上可以找到完整的ORF。
3)研究最终锁定了LINC-PINT:因为这个基因之前已经被报道过作为非编码RNA有抑癌作用,主要参与细胞内的染色体组蛋白表观修饰。
2.1circPINT分子定性、定量与亚细胞定位
通过PCR、sanger测序、Northern blot、FISH等实验验证circ-PINT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大小和亚细胞定位。
|
图1 环状RNA circ-PINT的定性定量验证
|
图2 利用表达载体和抗体等证明circPINT可以翻译多肽
|
2.2验证circ-PINT编码多肽
研究发现在circ-PINT中存在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序列(IRES),并用双荧光素酶系统证明了其活性。通过构建环状RNA表达质粒以及制备特异性抗体结合蛋白质谱证实环状RNA circ-PINT通过内部核糖体插入位点序列IRES驱动翻译一个由87个氨基酸组成的全新多肽。
3. 医学功能分子研究三部曲
3.1分子功能研究
通过构建融合红色荧光蛋白发现环状circ-PINT翻译的多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通过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平板克隆等实验,发现87aa多肽可以导致细胞周期G1期阻滞,从而抑制肿瘤的增值。在两株低恶性的细胞中(HS683和SW1783),用CRISPR/cas9做基因敲除突变后,发现细胞的恶性程度增加,再次验证了circ-PINT翻译的87aa扮演一个抑癌基因的功能。
|
3.2分子机制研究
构建flag标签融合蛋白,然后做IP后蛋白质谱鉴定到和87aa可能发生结合的蛋白;发现PAF1蛋白可能和其结合,通过分子模拟及coIP实验验证,发现了87aa可以和PAF1结合。而PAF1复合物可以与RNA聚合酶II结合,在转录延伸中起着重要作用。后续还通过了chip等实验验证了87aa和PAF1结合后调控的一些癌基因的转录,PINT87aa的存在可以抑制这些癌基因的转录作用。
|
图3 IP实验加蛋白质谱寻找与PINT87aa互作的蛋白
|
图4 通过临床样本和动物实验再次证明PINT87aa的功能是实锤
|
3.3临床相关指标的验证
通过检测临床脑胶质瘤以及其它肿瘤(乳腺癌、肝癌、胃癌)组织标本,发现环状RNA circ-PINT以及翻译的 87aa蛋白是在肿瘤里面低表达;小鼠脑部原位以及皮下成瘤实验显示了过表达87aa蛋白的肿瘤细胞,成瘤能力大大减弱,动物生存期延长,而基因敲除低成瘤细胞中circ-PINT的编码区的部分序列后,动物的成瘤能力得到增强,证实环状RNA circ-PINT翻译的多肽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
参考文献:
Zhang, Maolei, et al. "A peptide encoded by circular form of LINC-PINT suppresses oncogenic transcriptional elongation in glioblastoma."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2018): 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