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代谢组学(Targeted metabolomics)针对特定某一物质或某一类代谢物进行检测的代谢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高和定量准确等优点。利用AB SCIEX 5500 QQQ UPLC-MS液质联用仪可检测到含量更低代谢物,应用范围更广。通过与标准品的比对分析等获得目标代谢物的绝对丰度信息。随着分析研究的逐步深入,代谢网络逐渐全面系统,生物学研究趋于具体代谢通路的细节探索。靶向代谢组学即在精细化的代谢组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用领域

 

 

植物代谢组:用于植物主要和次生代谢途径、植物病虫抗性机理、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等研究;

 

食品代谢组:用于食品营养功能评估、食品安全评估等;

 

 

临床代谢组:揭示疾病的分子机理,寻找早期诊断的血液和尿液标记物,肠道和口腔代谢等。

 

 

靶向代谢化合物检测部分列表

 

 

技术路线

 

 

 

分析内容

标准信息分析 定制化信息分析

a) 物质标准曲线绘制

b) 原始数据预处理

c) 物质绝对定量

a) 多组学数据关联分析

 

 

 

样品要求/项目周期

 

请咨询当地销售或拨打电话:020-84889324、020-84889314了解详情。

 

 

参考文献

[1].Wang, Rui,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pathways for bio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by the green alga Desmodesmus sp. WR1, combined with mechanistic analysis at the transcriptome leve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321 (2017): 424-431.
[2].Tieman D, Zhu G, Resende M F R, et al. A chemical genetic roadmap to improved tomato flavor[J]. Science, 2017, 355(6323): 391-394.
[3].Yu C, Zhao X, Qi G, et al.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ranscriptome and metabolites reveals an essential role of metabolic flux in starch accumulation under nitrogen starvation in duckweed[J]. 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2017, 10(1): 167.
[4].Liu K, Feng S, Pan Y, et a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Floral Transition and Flower Development in Sugar Apple (Annona squamosa L.)[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6, 7.
 

 

 

Q1: 如何评判样本能否做代谢组或蛋白组(比如-80℃保存了两年、或者用麻醉剂进行处理)?

A: 针对这种情况要咨询公司销售,评估样本的可检测性。一般情况下,样本-80℃保存半年对蛋白、代谢检测影响不大,可正常使用。如果保存时间更久,可与销售咨询,进行预实验,通过预实验的检测结果判断样本情况。

 

 如果使用麻醉剂等试剂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对物质检测结果一定会有影响的。

 

 

 

Q2蛋白、代谢检测可否分批送样?

A: 不建议分批送样,因为仪器稳定性、实验操作人员不同、质谱仪保养清洁等原因会导致不同批次检测结果出现明显的批次效应,且批次效应很难消除,有时批次间的差异会大于样本间的差异。如果真的由于试验需要时间梯度或者样本自身原因,建议先取样,用液氮猝灭后至于-80℃保存,等到所有样本收集完再统一检测。

 

 

 

Q3代谢组检测时什么是外标?什么是内标?如果检测时添加了内标就是内标法检测吗? 

A: 外标是指代谢物检测时,使用的与待检物质一致的标准品。因为标准品的浓度和上机检测量是已知的,用不同浓度的标品,构建标曲获得峰面积,之后利用标曲的峰面积,标曲浓度、待检物质的峰面积可推算出待检物质浓度,实现待检物质的绝对定量和定性。

 

内标是指代谢物检测时,用到的是待检物质的同位素。同位素与待检物质一起上机检测。因为同位素的浓度和上机量已知,可根据同位素的峰面积和待检物质的峰面积推测待检物质含量,实现待检物质的相对定量和定性。添加内标不一定是内标法检测。有些公司会使用“外标+同位素内标绝对定量”,这种情况下,外标用于待检物质的绝对定量和定性,内标用于矫正样本量不容导致的定量差异,消除基质对定量的影响。

 

 

 

 

转录组+靶向代谢组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调节生理酶活性提高花生对细菌性萎蔫病的抗性

合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发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目的:探究SiO2纳米粒子对花生抵抗细菌性萎蔫病的影响。

取材: 转录组取样:在接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后,分别在0天、1天和3天从NP0、NP100和NP500处理中随机选择3株植物的根部组织进行取样,每个生物重复取样3株,各9个样品进行转录组和靶向代谢组测序 

 

结果: 1. SiO2纳米粒子可被花生根系吸收和积累。

 2. SiO2纳米粒子处理显著降低了花生细菌性萎蔫病的病情指数,并促进了花生植株的生长。

 3. SiO2纳米粒子调节了花生根系的生理生化酶活性,降低了活性氧和丙二醛的含量,减轻了病原菌感染带来的氧化胁迫。

 4. SiO2纳米粒子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根系的水杨酸含量,诱导了系统获得性抗性。

 5. SiO2纳米粒子通过调节水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了水杨酸含量,进而激活了水杨酸依赖的防御机制。

 6. SiO2纳米粒子处理促进了花生对细菌性萎蔫病的抗性,为使用纳米硅基植物诱导剂提供了有效策略。

 

 

图1.SiO₂纳米粒根系处理增强花生对青枯病菌的抗性

 

 

参考文献:

Deng Q, Huang S, Liu H, et al. Silica nanoparticle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wilt in peanut (Arachis hypogaea L.)[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4, 915: 170112.